本篇文章1430字,读完约4分钟
昆明新闻港信记者李莹1600年前,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偶进入“世外桃源”,再次追逐“迷失了道路”。 一千年后,昆明近郊仅有42户人家的纯彝族村寨再现了诗中“世外桃源”的景色,“芳草秀丽,落花鲜艳…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吸引了众多游客探索其美。
村子位于西山区的团结街道律则社区,在村内广泛栽培核桃,因此被称为“核桃箍”。
游客在水田里捕鱼
7月的核桃箐,是满山宣传的绿色。 从远处望去,树木碧山碧绿。 附近,村子里到处都是核桃树,包着蓝皮的核桃都很丰满,把树枝压弯了。 山顶上,一条清澈的溪水从房子的瓦房之间流下来,绿油油的木瓜长在两岸,像个淘气的孩子一样从灌木丛中伸出“头”,快要掉到河里了。
沿着村子的石板小路往下走,经过几个大转弯后,可以“收获”90亩稻田。 稻田排成平缓的梯子状,弥漫着空气中没有的稻香,沁在心里。 虽然还没到金秋季节,但眼前的稻田一片葱茏,仿佛在点缀着紫色、红色、白色五彩水稻的期间,会描绘出怎样的图案。
辛苦地爬到对面小山的山顶,终于看到了田地里画的真实样子。 眼前穿着彝族自古以来流传的服装,用头枕休息手臂,周围有“彝琴”“海鸥”等图案。 微风吹过,“少女裙”随风摇摆,“海鸥”也振翅,稻田更生动,更漂亮。
虽然不是周末,但很多市民踩着核桃箐观赏蓝色。 有人爬上高处望着彩色的水稻,有人卷起裤脚进入专门开辟的水田,抓鱼捕虾,很快就会装满。
精心设计的这幅彩色水稻画,是核桃灶167位村民今年5月“创作”的。 “这是我们第一年种植五彩水稻,希望在这个新的景观中,游客们‘眼前一亮’。 ”律则社区主任毕雄说。
彩色水稻“画”出彝族睡美人
近年来,核桃箍村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彝族风情,吸引了众多市民慕名前来观光,向西山区展示了核桃箍村民增收之道——“美丽经济”。
原来,早在去年,核桃箐村小组就被列为西山区市级美丽示范村,道路硬化、房屋修缮、村容面貌焕然一新。 虽然这个彝族村落的环境好转了,但是村民的收入没有明显改善。 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仍以外出工作为主,留守在村里的老年妇女和儿童只能依靠种植生活。
“光靠种包谷、芋头,老百姓真的很难实现增收。 ”。 西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忠福说:“核桃箐集团自然风光秀丽,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
年,西山区制定了《推进乡村振兴战术实施的三年(-)行动计划》,将核桃箐村选为乡村振兴试点村。 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为中心,决定了核桃箐村“一产+三产融合快速发展”的构想,改造村内168亩稻田,种植彩色水稻,养殖谷花鱼,开发自然生态资源,种植彩色向日葵60亩。
随着五彩水稻景观的首次出现,除了摸鱼、野炊的项目外,来核桃筷子的游客很多。 毕宏伟首次战略计算,从今年开始到10月国庆节后,核桃箐将迎来2万多名游客。
现在,47岁的核桃筷子村民杨丽芬正忙着,她想在火把节前打开家里的农家乐,开始做生意。 核桃特色美食众多,村里和杨丽芬一样想开农家乐的村民还不少,其他村民想开民宿、卖特产、酿米酒等,大家对今后的快速发展都很有信心。 “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计划回村创业。 ’毕宏表示,随着生态乡村旅游的建设,游客前往核桃箐,获得了吃、住、游、购龙的高质量游乐体验,带动村民也可以增收。
下一步,西山区按照“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比较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1+8+3+35”农村振兴战术规划体系建设与实施,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方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标题:快讯:西山区核桃箐:“世外桃源”迎客来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ly/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