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9字,读完约3分钟

5月9日,统一公司宣布以12.91亿元打包出售今年麦郎饮料47.83%的股权,双方十年的“结婚”走向终点。 5月16日,700多名金丝猴一线销售人员在好时被赶出企业,被要求与第三方外包营销企业签约,生产团队再次被告知“90%以上的员工将被解雇”。

过去,这两组外资公司和本土公司的战术组合令人羡慕——2006年统一和华龙日清总投资18亿元打造今年的麦郎饮料,计划3年内在茶饮料市场取得20%的份额。 年,善时以35亿元收购金丝猴,试图通过金丝猴陷入二三线的巨大销售互联网,弥补其在中国经营渠道的不足。

食评君观察到,今麦郎给出的“分手理由”是“企业在走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在饮料市场上因统一和竞争而受到制约”。 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今麦郎饮料旗下的产品大多遵循战术没有新意,而且铺垫仅限于二三线城市,违背了统一转型中高端市场的战术,4年前统一尝试抛售股票,但没有找到接盘,所以放弃了。

反观与金丝猴的合作更像是一场闹剧:收购不到一年,业内起诉金丝猴创始人赵启三,试图收回部分收购金额以挽回损失。 好的时候,董事长毕瑞德也表示,金丝猴的表现“令人失望”,应收账款难以收回,流通渠道也不稳定。

根据食评君的查询,面对财年第一季度中国巧克力市场下跌10%的现实,好的时候企业开始了新的调整。 在上海金丝猴企业近期工商资料变更中,赵启三已经从董事名单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外资董事清一色。

外资最初“结婚”后“离婚”的方法有“杀驴”的味道,不得不认为本土公司吃亏了。 事实上,统一,好的时候才可能是最大的失败者。

统一投资约5亿元,花了10年布局今年的麦郎饮料,但只掉了2.66亿元税前账面利润,从时间和收益率的角度来看,这只能算是亏本买卖。 良好的做法是投资35亿元收购金丝猴,试图利用其销售渠道,但最终不仅未能如期盈利,还面临着金丝猴团队难以收回的账款和出货量不稳定的销售互联网。

食评认为,在今麦郎、金丝猴“动刀”外资合作伙伴的背景下,如果公司无法动用大量资金进行收购,投资企业无法持续带来足够收益,则必然面临甩卖、裁员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在迅速合并的过程中,其管理流程、公司文化有着天然的矛盾。 例如,金丝猴向经销商提供担保贷款,迅速吃掉食物消化库存。 这种纯粹的刺激销售数字粗放的经营模式,被认为是好的时候金丝猴是“胡来”。 由于今麦郎依靠方便面市场确立的二三线渠道,中高档市场难以打开,产品开发缺乏创意,对统一营业成绩也无济于事。

反观食品领域的合并案例,都是通过收购、吞并本土企业来迅速开拓当地市场。 这是外企以前的传世方法,价格低廉,也具备可复制性,但如果合作双方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市场定位从一开始就矛盾,那么分类将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是外资并购始终无法出现的本土化困境。 (记者李栋)

标题:快讯:金丝猴今麦郎连遭外资“动刀” 大量一线员工被裁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ly/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