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5字,读完约6分钟
美编刘一飞画
背景;背景
在罕见的寒流天气中,昆明大街的绿化树遭遇了冻伤。 据不完全统计,遭受冻害的绿化树主要分布在全市几十条主要街道上,近年来为增加绿色而播种,是耐寒的外来树种,受害树达十几万株,损失数亿元。 对比灾害情况给春城绿化带来的损失,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确定尽快把“植绿复绿”为春城增色。
话题。话题
在“植绿复绿”事业中昆明会吸取那些教训? 在选择树种、规划栽培方面,应该以什么样的思路科学选择树木种类、发挥绿化功能、体现当地特色?
现状树木冻害冻害经济损失超过亿
春天是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但今年春天,记者在昆明市几条主要干道上看到,冻伤的树木被绿化工人应急修剪修叶,但未长出新芽,特别是以小叶榕为主要行道树的道路,其景观效果令人侧目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516个城市主、副干道和135个公园、小游乐场、街头绿地等地有冻结植物。 截至目前,56棵主行道树和绿化植物受损尤为严重,涉及10多个乔木品种的153632株,20多个灌木的111635个灌木球、灌木地160多万平方米。 遭受冻害的品种中有小叶榕、高山榛子、柳叶榕、黄金榕等各种榕树,以及假连翘、叶子花、非洲茉莉等地。 除去年125种冻害植物外,今年还增加了天竺葵、香樟、茶花、玉兰花等4种园林植物。 与去年相比,今年冻害水平比较严重。
为什么榕树类树种受伤最多? 记者从市园林部门获悉,“十二五”后,昆明市绿地面积从10年前的6020公顷增加到15538公顷,主要城市绿地率为38.18%,绿化覆盖率为4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38平方米 期间,昆明大量引种了生长迅速的热带榕树类植物。 榕树类树种普遍不耐寒,所以一旦遇到极端低温的天气,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 在这次极端冻害中,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市中心区气温较高,如翠湖环路小叶榕冻害水平相应较低,越往城市,小叶榕冻害越重,部分道路榕树冻害初步达到4级。
为什么今年冻害绿化损失这么严重? 据市园林绿化局有关人士介绍,从去年11月30日开始,昆明主城区已采取御寒防冻措施,但今年低温寒流期间,城内-4.5℃低温持续时间近50小时,城郊低温更在-7℃左右,昆明部分为临界低温-2. 据气象部门统计,此次寒流低温雨雪过程是近32年来强度最大、气温最低的寒流过程,零度以下持续时间近50小时。 遇到这样极端的天气,这些不耐寒的外来绿化植物受损结冰情况严重。 从这次冻害来看,不仅经济损失过亿,而且损害了10多年的绿化效果。
反省计划应该在更科学的绿化上更有特色
“这条路在人行道上没有种第二排树,走的时候感觉好几排树都很顺畅。 ”市民李先生感慨地说,以前昆明的绿化计划不科学,有空地就种绿化树,绿化率上升,但给前进道路带来了不便。 例如,信息路的人行道本来就很狭窄,原来的第一排绿化树广玉兰、银桦等已经高大优美,绿意盎然,但随后在无边的人行道上种下了第二排小叶榕树。 这影响了行人的行走,影响了银桦等大树的生长,绿化效果也不好。 这种“缝针”式的绿化是不可取的。
记者在信息路上看到,不久前修剪的第二排小叶榕树被清除,被清除的空地回到了人行道上,市民普遍反映,通行更加方便。
“选树、种树需要讲科学的计划,不要只追求绿化的数量,而要重视‘适应性树’。 ”。 昆明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孙扬认为,这场冻害损失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但其实危险早就存在了。
“昆明的小叶榛子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大量栽培,’99世博会前期昆明市绿化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叶榛子被大量用作行道树,在昆明的下一条主干道上栽培数量特别多。 “1999年初,大雪冻死了金路小水库北侧一带的小叶榕,但穿着金路前往市内方向并不太具有侵袭性,从那时起,园林专家开始关注城市园林的建设,提出应根据土地选择树种,并科学栽培。 但是,许多绿化人员对树种不熟悉,盲目引进外来树种,过分考虑植物多样化和景观丰富度,忽视了绿化适应性和地域特色性统一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稍具特色的行道树也因道路改建而“挖掘”,最后下落不明。 并且,为了提高城市绿化率,接受栽培任务的办事机构一心完成任务,盲目选择树种,昆明的绿化选植没有特色,不适应当地气候,随意种植绿化,也影响了行人的通行。
许多市民认为城市绿化选择了适合本土自然条件生长的树种,体现了昆明市历史以前流传下来的和地方特色。 据住在有信息路单位的晏小姐说,她们小区路两侧的行道树是梧桐,走在路上就像置身树荫一样。 “这种树绿化效果好,适应当地天气,特别是绿阴优势突出,也有地方特色。 所有昆明人都知道梧桐树是金碧路的象征。 那是老昆明人无法抹去的记忆。 ”。
再绿色是根据三还民法确定的合适品种
种植绿色恢复绿色,如何科学规划,以人为本,种植适宜种类,逐步实施更换? 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上溯说,过去虽然进行了绿化,但由于栽培单位缺乏专业性,必须完成种树的任务,出现了“见缝针”式的绿化,人行道上不仅种了两排树,还栽了三排树 因此,科学计划在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时。 据李溯源,除了“行道树之王”梧桐外,还有20多种适合具有昆明气候和当地特色栽培的树种。 例如云南樟、楚润楠、樱花、垂丝海棠、球花石楠、黄连木、头状四照花、臭椿、水冬瓜、栾树和油杉等针叶树类植物,“这些植物生长缓慢,但会长成树枝”,只需在人行道上栽成一排即可 ”。
“科学规划后的城市绿化还让人民绿色,让人民回头,‘特色’也在人民身上。 ”在接下来的“植绿复绿”工作中,李溯源不仅提出了规划、建设、管理“三还”理念的全过程,还提出了要按照《昆明城市园林植物推荐名录》、《昆明市区树种规划》等法规实施。 选择景观道路行道树时,通过听证等方法听取专家和市民意见的生态绿化方法,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广泛种植当地树种,将历史街区的绿化与延续城市历史的有机结合,多次做到一般景色、一般容貌、道路栽培、道路栽培。 减少人工干扰,使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自然生长,使昆明的城市景观更和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更具特色。 (云南日报记者曾滨)
标题:快讯:昆明“植绿复绿”的反思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ly/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