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60字,读完约10分钟

1月6日

自然资源部主管的

《中国自然资源报》

被报道了

云南推进生态修复管理工作纪实

在报道中被提及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领域

(昆明经济开发区)

优化修改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

将关停矿区修复成生态良好的区域

恢复林地2800亩以上

建设了对和歌山生态公园等

城市绿地3000亩以上

比较有效地改善了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

然后

自由贸易区昆明区(昆明经济开发区)

通过计划引领综合开发

清理建设用地9000亩以上

吸引了高科技产业项目的进驻

推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迅速发展

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效益

请看文章

在中国版图上,云南是一个迷人的省份。 宜人的气候、美丽的风景、独特的物产,在这里赢得了无数的美誉。 但是,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都不混乱。 云南的山水也受到很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这座山川,近年来,云南各级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精心规划、大胆创新、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逐步转化为现实。

矿山恢复绿色

还给自然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过度开发又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使得矛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尤为突出。 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对矿山环境展开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位于昆明市滇池东岸的对歌山曾经是采石区。 长期对灰岩、白云岩的大规模开采,导致部分山体植被受损,地表裸露,形成大量薄山、孤山,容易水土流失,诱发山体滑坡。

滇池东岸生态修复项目中,对和歌山是修复重点之一。 在政府主导下,昆明优化调整了修复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将关停矿区修复为生态良好区域,恢复林地2800多亩,建设和歌山生态公园等城市绿地3000多亩,比较有效地改善了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 并通过规划引领综合开发,清理建设用地9000多亩,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进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形成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

如果说临近滇池的对歌山在修复过程中注重重建城市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那么偏远澄江市恒达八哥岩矿山的恢复管理工程更是体现了自然修复的理念。 到了这里,废矿山的身影消失了,陡峭的矿坑边坡已经变成了苍茫美丽的岩壁,中国画中有一种“斧断”的意境。 岩壁下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已经种满了新绿的树苗。

澄江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该工程首先对矿井边坡进行地质测量和判断,清除了有崩塌危险的岩石。 这里没有村舍民居,所以道路两侧也没有。 这是因为在确保岩体稳定的基础上,工程将本着自然恢复的理念,不进行改造。 然后,他们调配客土,平整矿坑底部的土地,展开绿化。 目前,该工程已经通过初试,发包人负责两年的维护,最终验收合格后归还当地村庄集体。 那个时候,这里将会成为青翠的森林吧。

近年来,云南高度重视绿色矿山的建设和废弃矿山的修复。 年,云南有17家矿山公司被自然资源部正式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年,云南省自然资源厅设立了绿色矿山建设判断专家仓库,成立了专门的实地核查小组,按照自然资源部的安排部署,完成了年度全国绿色矿山选型推荐工作。 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上的矿山共有9家,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审查。 下一步,制定《云南省绿色矿山建设事业指导手册》等相关规范,努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共同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事业机制。

净水还湖

标本兼治守护高原明珠

云南简称“滇”,从这几个地方可以看到滇池对云南的罕见意义。 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面积330平方公里,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

进入滇池北岸的星海湿地,可以看到翔集在湖面上的海鸥从西伯利亚飞来越冬。 湿地上绿意盎然,紫色的鼠尾草花还在盛开。 湿地的建设不仅美化了湖岸环境,还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流入滇池的盘龙江水,首先经过湿地过滤,然后进入湖泊。

据悉,为了保护这颗“高原明珠”,昆明市从2009年开始关闭滇池周边的矿山,搬迁沿湖村民,开展生态修复。 以滇池东岸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在政府主导下,优化调整修复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恢复林地2800多亩,建设城市绿地3000多亩,比较有效地改善了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湖滨湿地植物增加到290种,鱼类23种,鸟类140种以上。

与滇池相比,位于玉溪市的抚仙湖在国家水资源战术中有着更重要的地位。 这里是被古人誉为“琉璃万公顷”的高原湖泊,是中国内陆湖中最深、水质最好、蓄水量最大的贫营养湖,水域面积216.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5.2米,蓄水量约200亿立方米,是全国淡水湖泊

但是,随着该地区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抚仙湖受到很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该池清水,玉溪市管辖的澄江市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澄磷矿资源丰富,曾是这里的支柱产业,为了防止抚仙湖的污染,该市停止了磷矿的全部开采。 抚仙湖周边许多村庄曾以蔬菜种植为主,化肥污染严重。 因此,当地广泛宣传蓝莓等低肥作物,不仅减少污染,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澄江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验项目分为修山扩林、调田节水、污染防治河、生态修复、保护管理5大类,共46个项目,截至去年5月已完成34个项目,完成率为74%。 通过两年多的项目实施,抚仙湖流域的综合治理从治标转移到了标本兼治。

据悉,沿湖退房、退田、退塘后,拆除地块全部实施生态修复,建成人工湿地64块4377亩,湖滨缓冲带7000亩。 通过ppp模式,整合、撬动各类资金参与,推进15.17万亩“森林抚仙湖”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植被恢复、入湖河道绿化美化等工程,全面构筑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项目建成后,抚仙湖径流区森林砍伐率将由43.78%提高到58.91%以上,林木绿化率将由54.17%提高到88.36%以上。

目前抚仙湖水质总体稳定较好,年1-4月,抚仙湖水质综合评价为ⅰ类,与年同期相比,5天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等指标明显下降,

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胜利之路

云南是个有风情的地方。 其中,苍山洱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洱海位于大理市,是美丽的高原淡水湖,面积约250平方公里,海拔超过1900米。 艾尔的周边是白族居住区。 美丽的山湖风景自古以来就是名胜。

年1月20日,习大大总书记访问了阿尔海边的古生村,留下了“必须保护阿尔海”的嘱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

于是,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利用自然资源的攻防战在这里打响了。 几年间,洱海的样子前所未有,甚至两三年前来这里的游客也说:“洱海发生了变化! ’吓了一跳。

漫步在阿尔海边的生态走廊,天光云影、水清岸绿、水鸟在玩耍。 在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优美的环境中,人们享受着健康和闲居。 再有一对新人在湖边拍婚纱照,在山水之间刻上幸福的时光。

阿尔的生态廊道计划全长129公里,绕湖一周,目前12公里免费向游客开放。 在这个湖边的“刺绣带”上,不仅水草和树木茂盛,很多人工设施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 据介绍,该路面使用透水沥青,道路设计绕过古树,两侧路灯使用较低短柱,将光污染降到最低,降低夜间照明对湖滨生物的干扰。

在这条生态走廊建立的湿地比较有效地净化了入湖水质。 大理市前期已经在全市范围内禁用化肥,宣传有机肥,但不能完全排除农业废水和其他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湿地过滤,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水中的富营养化程度,从而曾经困扰洱海很久 目前,洱海水质稳定在二级和三级之间。

人们在艾尔的海边闲逛,不仅被自然之美所吸引,也被清秀典雅、古来流传的特色白族民居所吸引。 全国80%的白族人口住在大理,他们的建筑如其民族名称,崇尚白色,配轩彩画,灵动典雅。

为了治理洱海,这里的人民也做出了很多牺牲。 海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的基础是“红、绿、蓝”三条控制线,即洱海湖区边界线(蓝线)、洱海湖滨带保护边界线(绿线)、洱海生态保护区中心区边界线(红线)。 最外侧的蓝线距离水边150米。

过去,许多村民的住宅和湖水可以说“无缝连接”,生活污水构成了对洱海的巨大威胁。 三条控制线划定后,洱海保护核心区内1806户村民告别世代居住的村庄,搬迁到政府统一建设的安置点。 而且,洱海周边无序的旅游经营也得到了及时的整理整顿。 为了全面杜绝农业面源污染,洱海流域大水大肥12万亩大蒜种植被“清零”,40多个规模养殖场关闭或搬迁。

但在经济方面,大理是全面账、长期账。 大理白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绝非无稽之谈,对大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洱海流域的生态治理工程可能会暂时损害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但生态环境的改善可能会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于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需要长时间维护,这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部分村民的持续稳定增收。

为了安置从阿尔海边移居的村民,大理市做了很多事业。 据悉,搬迁涉及环湖1806户7270人,基于合理补偿,大理市将在不同区域“搬迁、停留、快速发展”的大致情况下,统一建设安置点,妥善安置搬迁群众。

随着各项环境管理工程的推进,大理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屋有序,道路清洁,三线进入土地。 大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洱海流域水库区农村垃圾、污水已全部集中解决。

山水秀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七彩云南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逐渐变成现实。

标题:快讯:中国自然资源报点赞自贸区昆明片区生态修复从业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jj/1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