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0字,读完约2分钟

翻动牛沟、跳房子、打弹珠……这些从以前流传下来的小时候的游戏,渐渐失去了人们的视线。 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的历史文化展览馆,几个年长的村民还在上演着这样的童年情感,许多游客驻足观看。

“现在的孩子,喜欢玩电脑,玩手机,玩什么游戏? 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他们连名字都不叫了。 ”。 村民杨立民说。

为了保留乡村记忆,山东省从年底开始全面启动县和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 截至目前,全省纳入考核范围的105个县(市、区)已经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121个乡镇(街道)、268个村居(社区)建设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记录农村快速发展足迹的农耕工具、生活用具等历史文化资料展品39

利津县有丰富的盐文化、河海文化、开垦文化、移民文化等资源。 在陈庄镇爱林一村历史文化展览馆,两个农妇一个坐在炕上,现场展示着以前流传下来的细纱,再现了当时“唧唧歪歪、农妇成户织”的乡村居民的生活场景。 除了旧纺织机之外,还有旧钟表、旧桌子和椅子、黑罐子等难得一见的旧东西,院子里有研磨盘、农具、大车等。

在割草小屋村的历史文化展览馆中,随处可见簸箕斗、草帽和蓑,两位70多岁的老爷爷展示着以前流传下来的非遗传手工艺——草编。 75岁的崔汝章老人是该村手工编织技艺的代表之一。 “现在全村人口超过700人,只有3位老人还在重复草编。 我老了。 也许有一天不会编织。 我希望年轻人能继承。 ”。

记者在许多历史文化展示场中看到,除了农业用的旧东西外,还有商用的吊桶、担子、马掌床、旧缝纫机、放映机、旧秤等东西。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前传下来的村落和乡村生活习惯不断变迁,集中展示了以前传下来的历史文化载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人们的乡村记忆和乡愁。”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表示,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是文化扶贫的重要载体 他说,除了在山东各地利用展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精神扶贫”外,还举办了各种主题展览,特别是无形生产力保护展、无形衍生品创新成果展等,为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粮食和智力资源支撑。 “十三五”期间,山东将继续完成乡、村两级历史文化展示,建立县乡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体系。

标题:快讯:山东39万余件历史文化展品留住乡情乡愁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ly/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