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69字,读完约13分钟

从过去城郊的荒地,到现在的经济高地。 昆明经济开发区20年的艰苦创业造就了云南工业经济的神话。 作为云南省最初建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成长故事是昆明工业强市的成功样板,其辉煌成就值得昆明自豪。 在经济开发区建区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宁进行了采访。

经济总量达到

90年代全市水平

记者:作为云南省最早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常说在20年间创造了另一个经济神话。 简言之,20年的经济开发区到底取得了那些成果?

张宁主任: 1992年,为了回应小平同志南巡演讲的精神,省、市党委、政府决定设立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经济开发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一些变化,已经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招商引资和外贸的重要平台、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示范区。 目前昆明经济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达到了90年代初昆明市的整体总量水平,20年来,我们可以说重建了“经济昆明”!

20年来,我们坚持产业集群化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与配套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成为昆明市、云南省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 坚持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方向,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投资促进政策体系,优化投资硬软环境,顺利建成国家级昆明出口加工区,成为昆明市最主要的外来投资集聚地之一,很好地发挥了开发开放“示范区”的作用。 一直坚持“开发一面,建设一面,成效一面”的快速发展模式,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强度远远高于昆明市水平,并逐渐形成新闻产业基地、光电子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等“一核七园”空间快速发展格局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不仅追求骄人的经济数据,更注重让更多的群众分享快速发展的成果,使全区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园区快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直坚持精简高效,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管理体制,形成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服务机制,为全市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管理和服务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快讯:经开20年从荒郊到产业凝聚区

记者:经济开发区的成绩确实非常令人兴奋。 那么,你认为这些成绩的获得首要取决于那些因素?

张宁主任:确实,经济开发区20年的不平凡创业历史,深刻地影响了昆明市、云南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它创造的快速发展模式,以及贡献,极大地推动了昆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全市改革开放的步伐。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有迷茫、困惑、教训和泪水,但最终的实践表明,党和国家兴办经济开发区的决定是正确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开发区的成功首先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三主、二力、一促”的快速发展方针,经济开发区不仅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和结晶,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动缩影。 其次,经济开发区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云南、昆明市各级党政领导,他们是经济开发区的创始人,正因为他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才能把今天这样辉煌的成果建成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的成功还得益于经济开发区一代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们,以他们艰苦创业、他们团结努力、他们“求真务实、求变、新求胜”的精神,将经济开发区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我认为经济开发区的成功要归功于昆明市千百万各民族的孩子们。 他们是经济开发区的守护者,是他们快速发展现代工业、快速发展高科技的梦想推动着我们前进。 在此,我也想借此机会向在意支援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建设事业的各级领导,向在意支援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向经济开发区的全体建设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快讯:经开20年从荒郊到产业凝聚区

住宅区建设

经过三个阶段

记者:正如我前面所说,经济开发区20年的快速发展历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有迷茫、困惑、教训和泪水。 那么,能否请张主任回顾一下经济开发区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节点在哪里?

张宁主任: 1992年,昆明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 20年来,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依次经历了“起步探索”、“加速发展”、“跨越跨越”三个阶段。

1997年以前,开发区成立时间不长,依赖和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实践管理和运行经验也不足。 这一时期,经济开发区主要探索前进,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与管理机构试点引进了一些项目,但开发建设速度并不快。 到1997年2月,昆明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决定》,确定经济开发区的体制、职能、权限等,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快,机构部门的职能逐渐到位,管理体制也进一步完善,为下一阶段的快速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所以,1997年应该是经济开发区的第一个重要节点。

接着在2000年,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国务院批准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对经济开发区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 2005年,国务院又批准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建设昆明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再次掀起了新的开发建设高潮。 但总体来说,在这个阶段,经济开发区的经济总量不大,与发达地区开发区相比仍然落后。

2006年,经济开发区开始全面落实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开发区的快速发展释放出空前的活力和空间,逐步引领经济开发区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也进入了兴奋的时代。 2008年,经济开发区又推进了实体化管理改革,改变了原有单一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模式,启动了新的权利与责任之一、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协调快速发展、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的新阶段。 因此,只有进入“十一五”后,才能说是迄今为止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真正的量到质的转折点。

记者:是的,20年来,经济开发区加快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经历了跨越三个阶段,其中跨越跨越阶段的是你主政经济开发区之后打开的新局面。 而且,我们知道,即使在跨越阶段,也是经济开发区困难最多、成果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以你为代表的经济开发区建设者们付出了哪些努力。 你克服了什么困难?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

张宁主任:进入“十一五”,经济开发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始建设。 上任伊始,刚组成的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如何在“十一五”开始之年开好局,迈出好步伐,关系到“十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关系到“二次创业”的成败,更关系到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快速推进。 为此,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比前一阶段的不足,深入分析原因,科学制定“三年大变貌、两年大跨度”两步快速发展战术,以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为核心,从观念、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

一是比较经济总量不大、综合经济实力弱的现状,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术。 五年实现生产总值337亿元、工业附加值206.8亿元、地方财政常规预算收入25.1亿元、出口总额12.7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的2.58倍、2.51倍、3.39倍和6.99倍。

二是比较区内缺乏大项目、大现代公司集团支持的约束,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务,稳步推进大项目、大投资方略。 五年来,全区累计引进内资36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26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的9.3倍和18.94倍。

三是比较基础设施借款多、配套功能不完善的瓶颈,通过大融资、大投入、大开发,全面提高产业载体的能力。 5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40.6亿元,分别是前14年合计的3.49倍和2.46倍。

四是对比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创新氛围,努力构建创新平台。 5年来,累计新建孵化器30万平方米,累计专利授权近600件,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62个。

五是比较实际管辖面积扩大、公共服务体系制度不健全的压力,关注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医疗卫生机构覆盖全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失地农民再就业稳步推进,信访稳定、治安防控监管不断加强,园区安居环境大幅提高。

六是比较“小政府、大服务”的现实管理诉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优化投资软环境。 建立开发区投资企业,顺利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整合机构职能,简化行政考核若干事项,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奖惩激励和监管制度,培养团结干事干部员工队伍。

年,云南迎来了新的“桥头堡”时代,同样,我们也施加压力,适时提出了“打造新经开、再造改造一流”的“十二五”战术目标。 全区实现全年81.4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22.1%。 地方财政正常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3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增长37.1%。 进出口总额12.58亿美元,增长28.1%。 全年引进市内资本15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9亿美元。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健康、有序,开创了“十二五”良好开端。

千亿园区

创造工业的新高度

记者:正如你所说,进入“十二五”,云南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术,现代新昆明建设也进入了建设区域国际城市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你认为未来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特点在哪里? 意思是哪里?

张宁主任: 20年的开发建设,由于开区的积累,沉淀了无与伦比的产业集群特征、投资环境特征、管理体制特征和人才特征等,在全市、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可替代。 为此,我们提出了建设千亿园区、西部一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快速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快,我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和对外投资的最佳选择地之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兵和窗口,经过开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快速发展水平 要扩大对外开放,成为新的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接受地和重要载体,在推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快速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处理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刻不容缓,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经开区已经在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经 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可能走全新的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协调。

去年5月,国家将云南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术,将云南作为我国西南开放的重要入口,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建设实施“走出去”战术的先行区,将昆明建设作为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东南亚、南亚的光电子产业基地和高新区。 目前,我省正在积极落实桥头堡战术的各项工作人员,我市也在努力构建面向西南开放的地区国际城市,作为全市重要产业集聚地和全省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经开区以独特得天独厚的区域条件,承担着桥头堡建设的重任,为现代新昆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全省桥头堡建设提供了力量。

记者:为了实现刚才提到的千亿园区、西部一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目标,事业的重点在哪里? 现在有系统的构想吗?

张宁主任:为了实现千亿园区、西部一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标,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点什么,有所突破。

一是“多次、多次”产业快速发展大体上是产业结构调整与招商引资项目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盘活土地存量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相结合,达到科学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多次转变招商引资模式,引导招商引资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低效型向集约效率型转变,抓住桥头堡战术机遇,深入挖掘桥头堡建设的潜在项目。

三是“突出建设要点,与改造相结合”的整体开发,基本上,以老区功能提升、新区集团开发为手段,合理规划整体布局,加快新闻产业基地、清水领域等各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和开发基础配套能力

四是“支持自主创新、跨越要点、快速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创新方针,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创新服务体系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公司创新意识,整合园区创新资源,实施人才强区战术,开放型区域创新

五是指挥全区城市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国计民生,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进步,实现城市功能的巨大飞跃。

六、反复发挥国家级开发区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的作用,继续在要点行业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按管改革,全面提高开发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最后,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也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的精神,以更广阔的思维和视野全面推进经济开发区的跨越式快速发展,为昆明市、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我国的开发区事业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标题:快讯:经开20年从荒郊到产业凝聚区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jj/1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