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19字,读完约10分钟
昆明新闻港报(昆明日报记者王恩国) 700多年前,在五华山靠近翠湖的空地上,一群工匠在忙碌中建造了几座庄严的建筑物——这就是昆明文庙的前身。 从此,云南府庙学首次创立了庙学和学社,祭祀孔圣的大成殿和具有讲学功能的讲堂,也首次出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传承着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此后数百年的历史兴衰交替,文庙经历了多次改建、异地重建和破坏,在自身的沉浮中,文庙也逐渐走下“神坛”,成为昆明人亲切的历史记忆。 上个世纪因各种原因被毁后,文庙与昆明人分手已有多年。
经过一年半的重建工作,本月25日,文庙改建工程迎来工程、监理等5项初步验收,下一步预计通过竣工验收后,将于今年下半年向市民开放。 这意味着文庙准备以其最初的样子进入昆明人的生活。
欢迎试验
年半慢慢工作
按照国标“正身”
如果说一年半的改建工程是文庙一学期的“修行”,那么本月末的工程预检查就是文庙的期末考试。 试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宅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实施的《古建筑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检验规范》。 其中,列入检查表的项目主要包括基础、主体结构、地面、木装饰、装饰、屋顶6个分部工程。
“这次检测是对工程的‘挑衅’”文庙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张志光说:“文庙有信心面对这次‘批评’的考试。 当然,我们也做好了陷进工程检查的准备。 ”。
30多页昆明文庙修复工程的图纸排列在桌子上,几乎占了茶的全部。 图纸上详细介绍了文庙的修复依据、法律支持、政府文件及艺术设计参考资料等。 “我们为了恢复真正的昆明文庙,所有的柱子、所有的石板都在原来的地方重建了。 ”张志光介绍。
年11月,昆明文庙恢复性建设项目第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建成后,文庙外观的最大变化是拆除八角亭,整理建筑中轴线,按原比例恢复大成殿和大成门。 最近,记者在文庙看到,除部分连廊还在进行最后微调外,大成殿、大成门的砖和围栏均已铺设。 殿内也保留着孔子像和一大四小佛坛的位置。
“只是打扫(迎接验收)! ’张志光自信地说。
认为对符合国标的古建筑来说,其主体建筑是最能体现“慢工作”的地方,也是恢复重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这也消耗了总施工时间的近一半,8个多月的主体建筑施工时间中,最多有近100名木工手艺人在制作构件加工、彩绘等工序。
木结构的安装和木结构的装饰,需要“一块一块用木头组装”,千块承重梁、斗拱、榫卯等大小的构件安装工序繁杂,耗时较长。 有趣的是,在装饰方面,工程学也有大胆的尝试。 工程中,调整了主体建筑的跟腱,从众多风格中选择了云南地方民族的特色风格。 屋顶的防水方法使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
张志光表示,未列入古建筑施工质量检查表的分部和分项工程,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执行。 按照消防标准,项目建筑的耐火等级按四级设计。 位于大门西侧的消防池建在地下,拥有300立方米的蓄水容量,是文庙主体木制建筑的“保护伞”。
因为就这样进行了修复,所以文庙室内的地平以下是以原建筑中残留的基础和柱子基础为基础的地方。 因此,园区总用地面积、绿地率、停车数量等经济技术指标不变。
尽管以木结构为主体,但大成殿和大成门内的建筑电气和智能建筑设施一应俱全,其中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安全防范和智能化集成等系统。 向市民开放后,设施齐全,被古色古香、绿树包围的文庙,将再次成为繁华街道中的“明珠”。
棂星门
年龄: 327岁
身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来源于清康熙年间( 1690年)云南府庙学的重建。 康熙《云南府志》中写道:“康熙二十九年,总督范成栋管制未协,巡抚都御史王继文题,将县文庙迁至五华山右,复古制。 中选择所需的墙类型。
文庙传奇
从传说到现实的滇池娃娃鱼
传说20世纪30年代,向文庙面包池投喂了两只鲵,但半个多世纪来“只听其名,不听其声”。 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重建面包的水体,在吸食面包的绿色水后,突然发现了传说中的两条娃娃鱼,其中一条长达令人咂舌。 这件事震惊了整个春城。 两条大鲵最后也妥善安置在水产保护中心。
再生再生
东侧外壁的拆卸、开放
成为文化传统中心
。
作为昆明市“十二五”期间十大公共文化要点项目之首,“重生”以后的昆明文庙也将拥有云南全文庙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大成殿。 大成殿建筑面积213.31平方米,总高13.45米;大成门建筑面积213.31平方米,总高8.59米。 工程采用以前从中国传来的木结构建筑模式,所在地为抗震八度建设地区。
文庙恢复性建设项目实施前,大成殿旧址上所有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临时建筑物,多用作文化馆的仓库、老员工的宿舍、花灯团的办公楼。 经过政府部门的协调,这些住户和机构被给予协助和支持,在短期内无条件搬迁。
设计方案出来之前,市文化馆组织设计单位、市博物考古队在原址进行全面发掘,发现了许多古老文庙的基础构件,研究了地下的基础形制和采用材料,再现了隐藏在地下的文庙历史新闻。
昆明当地文化研究者庄国祥介绍说,文庙是云南汉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历史见证。 清代,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生,文武官员祭祀的场面相当壮观。 建国前,文庙作为民众教育馆,自1950年昆明市文化馆成立以来,一直被采用为昆明市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今天,文庙已经成为昆明人的文化联系,也是大众文化的乐园。
文庙重建如何能与昆明城市的定位相匹配? 此前专家曾建议昆明文庙成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今天,有些学者认为文庙应该强调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传承,比如建立科举博物馆,展示云南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等。 庄国祥说:“文庙大成门、大成殿等本身就是展示以前流传下来的建筑文化的载体。”
竣工验收后,市文化馆承担文庙后续管理和维护任务。 市文化馆馆长付晓辉表示,建成的文庙大成殿将作为儒家文化传承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打造大众文化的一大亮点和昆明的文化名片。
翻修完毕的文庙,其主体建筑基本恢复了明清棂星门、滇池、大成门、大成殿的主轴线。 大成门和大成殿东侧的外墙也被拆除,实现了对市民的完全开放。 付晓辉说,“昆明文庙的恢复性建设,成为昆明文化的新高地,也是保持乡愁、延续昆明以前所传文化脉络的具体体现。”
文庙拾遗
昆明还有那些文庙吗? / S2// BR /
事实上,昆明的文庙不仅有一座,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仍存在的文庙有呈贡文庙、呈贡化城文庙、安宁文庙、安宁八街文庙、禄劝文庙、官渡古镇文庙、晋宁晋城文庙遗址等十余座,其中部分留存、维修良好,数量较少
记忆记忆
历史多次被修改
登载昆明文化记忆
事实上,文庙一开始并不是今天的位置,而是经过了多少变迁。 《元史-忽辛传》中有记载:“瞻思丁在云南平章时建造孔子庙,为学校拔田五时供祭祀。” 据考证,文庙最初建在五华山下的翠湖池边,位于今天的登华街一带。
时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的比赛典红非常重视文教,历史载有《因为建设明伦堂,购买经史,如下在诸路》。 文庙建成30年后扩建的明伦堂,改称宋代庙学礼堂。 这对后来的庙学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地方庙学中设有明伦堂,由此而得名。 既是祭拜孔子的地方,也是教授育儿的地方。
明代洪武年间,开国名将穆英在元代庙学旧址进行重建,位置离今天的天君殿巷很近,地形更平坦,比较偏僻。 这个时期的云南府庙学也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大成门、大成殿、棂星门。 并且,文庙经过景泰、天顺、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多个朝代的整修和扩张,在崇祯初年鼎盛。
正如印证“盛衰之极”一样,在明朝末期的战火中,文庙也遭到了破坏。 清朝康熙初年,天下既定,文庙重建于元明旧址。 史料中记载着重建时的“悉依阙里规定”。 专家表示,此时的“复古制”是参考明代平面结构的,从位置上看,整体被转移到了今天文庙的所在地,也就是现在市民可以看到的文庙。
明代初期重建的云南府庙学,经过康熙、雍正、干隆三朝反复改建,法规再次完善。 直到1905年,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正式废除科举制,文庙也完成了其“传教课”的历史任务。
但是,对孔子的祭祀一直在继续。 民国初年,云南又成立了圣庙公会,颁布了《保护圣庙实施细则》,加强了文庙的保护和管理。 直到20世纪30年代,祭孔活动逐渐停止,文庙也逐渐“走下神坛”,从以前的祭孔和讲儒学的地方变成了大众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开始成为几代昆明人的城市记忆。 大众茶馆、棋艺室、新闻阅览室、戏曲花灯室、照明露天球场、甚至动物园……各种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聚集在这里看书看戏,热闹非凡,文庙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如此接近民众。
1941年初,日军飞机来袭,大成殿、大成门、桂香阁、明伦堂、尊经阁被炸至一半,只剩下棂星门、滇池和月台遗迹,昔日的云南府庙学找不到踪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建筑的修复,这里成了市民疯狂休息的地方,生活味、市井味、文化味都聚集在这里。 进入棱星门,溜冰场人声鼎沸,花灯团表演叫好掌声,八角亭的盖碗茶更适合冷热,米凉虾、凉米线等小吃安慰着人们娱乐后的肠胃。
得知文庙的修复即将完成,住在文庙社区的黄维宁老先生很高兴,每次来文庙,他都会特意看门口的改造效果图,留下一点期待。 茶水泡面前一天的记忆,是他和很多昆明人来到文庙都能感受到的历史韵味。 他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外国人进入这里,轻轻地说“你好,文庙”。
本组稿件参考资料:康熙《云南府志》道光《昆明县志》《云南掌故》
标题:快讯:700多年前文庙回来了 下半年开放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ly/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