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93字,读完约8分钟

点击观看视频

新华社9月6日电记者伍晓阳字强七彩云南,以绿色为底色。 被称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庭园”的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化宝库和生态安全的屏障。

9月3日拍摄的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的面貌和洱海的风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旅途中,云南多次生态优先、绿色快速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产业,提倡绿色生活习性,探索绿色小康之路。

保护绿色生态,让天空更蓝,让地更绿,让水更干净

海滨,大理市古生村。 村民祖祖辈辈临湖而居,“依水饮水”。 但是,53岁的村民何利成说,他的“依水饮水”之路经历了许多坎坷。

第一次是在1996年,洱海取缔了机动捕捞。 他买的新机动船3年就废弃了。 第二次是2000年,洱海取缔鱼塘。 他承包的18亩鱼塘也在那一排。

到了2010年,兴起了环洱海旅行。 外养鱼的何利成嗅到了商机,回家把自己的房子变成了民宿,说:“那两年,游客很多。”

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廊道一景( 9月3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一名男性正在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的生态廊道上行驶( 9月3日拍摄)。 。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这是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村民荷莉结婚的民宿( 9月3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谁不知道,与洱海沿岸的客厅餐厅“野蛮生长”相比,去年3月当地政府决定对洱海流域的2400多家客厅餐厅按“暂停键”。 在这次维修中,何利成的民宿拆除了191平方米,去年客流恢复正常。

“短期内,我们做出了牺牲,但为了保护洱海,这些牺牲是值得的,肯定不会损失很久。”何利成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现在洱海的水质维持在两到三种,湖水更加清澈。 他以维修为契机,升级了保存下来的民宿,人气高涨。

洱海是云南生态保护的缩影。 近年来,云南省反复进行生态优先、绿色快速发展,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护战,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努力建设“中国最美省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从空中俯瞰怒江大峡谷(年9月2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江文耀摄

从空中俯瞰怒江大峡谷( 5月16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江文耀摄

与何利成“依水吃水”相似,37岁的李小波曾经“靠山吃山”。

他家原位于怒江侗族自治州福贡县托坪村,高黎贡山半山腰。 以前村里的耕地种玉米,房子前面房子后面,陡坡峭壁上,有土的地方有人赶着种。 问题是,“陡坡耕作”不仅收成低,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拼版照片:上图为云南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一景(年11月25日拍摄)下图为搬到怒江边的托坪村五湖为了扶贫搬迁后设立了新村庄(年6月25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现在,山上的地面休耕还林,种了核桃、茶、草的果实。 ”李小波说。 年春节前,他和村子里的160多人的房子一起搬到了怒江边的安居室。 他的妻子在扶贫工厂工作,自己被选为护林员,职责是巡视山保护森林。

退耕还林后,托坪村逐渐“消失”,与高黎贡山的绿色融为一体。

彩云的南边,天空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 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空气优良率维持在98%左右,稳定在全国前列的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年上升至62.4%。以滇池、洱海、抚仙湖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较好。

昆明市晋宁区汉家营村村民王翠英在当地的鲜花加工公司养花(拍摄于8月19日) 新华社孙敏摄

快速发展绿色经济,因地制宜“三张牌”

滇池畔,昆明市斗南村。 30多年前,村民化忠义在自家地里种剑兰,种上市的花,拉开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序幕。

他没想到斗南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将来会崛起为“亚洲花都”。

“在中国市场,每10株鲜花就有7株来自昆明。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规划运营总监董瑞非常自豪。 斗南花市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鲜花交易市场,年鲜花交易量达92.31亿枝,交易额74.36亿元。

花拓宽了云南几十万户花农的财富之路。 昆明市晋宁区汉家营村4组,绣球花盛开,姹紫嫣红、花团锦簇,景色优美。 集团长汉刚村最早引进绣球花,他家种了20亩绣球花,每年纯收入约80万元。

花商将在中国云南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竞拍各种花(年2月12日拍摄)。 。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今年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给花卉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韩家营的绣球花也一度未能卖出。 头脑灵活的汉刚来到网红直播团队,举办网络直播卖花,两天共销售鲜花10多万枝、盆栽6万多盆,销售额超过150万元。

作为年轻一代的花农,他雄心勃勃地说:“我想把汉家营地建成‘最美的绣球花村’,在村民种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把更好的花献给全国的客人。”

花是云南绿色经济的名片。 绿水青山怎么去金山银山? 云南提出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使绿色成为云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优质快速发展的鲜明底色。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 6月29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在滇边界金沙江下游,建设有乌东德、白鹤滩两座大型水电站。 今年6月底,乌东德电厂的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为国家“西电东送”增加了新的电源。 以水电为中心的能源产业,跃居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农民在田里工作( 3月3日拍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在通海县农产品企业的冷库基地,一名工人给了一袋蔬菜(摄于3月4日)。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在通海县高原农产品企业的冷库基地,数十名工人忙于蔬菜的运入、分拣、袋装、装箱、入库,满载蔬菜的冷藏车穿过鱼前往国内各大城市,走出国门,前往老挝、越南、泰国。 “我们的蔬菜一年能种4次,一年到头都很忙呢。 ’根据菜农岳术,她家种了3亩以上的蔬菜,年利润10万元以上,通过种菜盖了4层楼。

抚仙湖畔的澄江市小湾村,依山傍水,风景很好,爱琴海风格的精品民宿隐没在湖光山色之中。 房价相当于附近的希尔顿酒店,但是这里的民宿还没有被要求。 民宿的方思友说:“短短两年,小湾变得这么火,展现了抚仙湖旅游业的爆发力。”

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北汽昆明基地检查新能源汽车充电口(拍摄于8月18日)。 。 新华社孙敏摄

提倡绿色生活,低碳环保逐渐形成了新的风气

宣传新能源汽车是云南提倡绿色生活的一个例子。 奉行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的费用,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创办活动……绿色生活在云南已成为新的风气。

“奢侈难节俭”,市民李艾蓉说,其实没那么难。 她卖了几十万元的奔驰燃油车,换了两辆宝骏新能源车,补贴后价格不到4万元。 在她的鼓励下,同事也换上了同样的新能源车。

“便宜、便宜、停车方便、节能环保……”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益,李艾蓉一口气说了很长一段话。 她甚至和同事约好了,每次上班都把车停在同一个车位上,车很小,正好各占一半车位。

她还说,这辆新能源车一次充满电的话16元左右,可以跑250公里,按每月计算,充电费不到100元。 原燃料车排放量大,每月加油500元,保养费用也高,但采用率不高。

“更多人改变了观念和生活习惯”李蓉说,以前人们认为开豪车是身份和生活质量的象征,攀比风很严重。 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到顾客的认可,绿色出行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选择。

宣传新能源汽车,云南正在行动。 新建充电设施,发放购车补贴,降低招聘价格……今年8月,云南出台新政策,确定到2021年底新建各类充电桩20万发,在公务用车和公共行业宣传3.5万辆以上新能源轿车。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无论进入哪个酒店、商店、农贸市场,几乎看不到塑料袋。 这个“禁白”行动在当地持续了20年,比较有效地消除了白色污染,保护了雪域高原。 采用购物篮、布袋、环保包已成为市民游客的行为自觉。

在滇池海埔公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专用的步道吸引了大量的跑垒员,享受了跑步的乐趣。 每天早上,63岁的老爷爷薛青松专门去大埔公园,一边跑一边欣赏滇池的美景。 在昆明国际马拉松、“秘境百马”等比赛的带动下,昆明千万人参加了赛跑,“马拉松热”方兴未艾。

标题:快讯:绿染云岭小康路——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实践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xwzx/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