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广州再生医学和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等单位的学者用计算和实验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因高热体温感染性大幅降低,高热有可能显著改善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瑞典《计算与结构生物技术》杂志上。
论文通讯者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院教授张其威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与其表面的s蛋白和人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侵入细胞。 研究表明,在39℃—40℃的高温下,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与ace2的结合力大幅减弱,感染细胞的病毒相对减少。 临床标本荧光定量核酸检测结果也显示,新冠所致肺炎患者体温低于38℃者,是体内新型冠状病毒量远远高于38℃的患者。 因此,在感染初期,高体温可以比较有效地延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速度,因为人体越来越多的时间动员免疫系统应对病毒,症状变轻,死亡率降低。 晚期,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在体内广泛感染,因此会引起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和并发症,高温只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这个推论也得到钟南山院士团队和美国某医院的临床数据支持:早期(住院)体温是影响预后的唯一病理因素,住院体温高者死亡率明显降低,后期体温高者死亡率不降低”,该论文通讯作者、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弓说
张其威说,发烧是人体防止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一般反应。 但是,与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病毒在高温下与ace2的结合力不会减弱,在高温下的感染性不会减弱。 这是因为这两种冠状病毒的s蛋白的任意一个结构域的结构不同。 高温时,sars病毒的这个结构域比较紧密,维持良好的结合能。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这个域比较松散,结合能低,不利于病毒感染。
临床数据观察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方法截然不同:新型冠状病毒在感染初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较弱,较难立即引起高热,从而维持较强的感染性和传导性。 sars病毒在感染早期强烈刺激免疫系统,引起高热,结合力未减弱的前提下,高温有利于病毒在体内的扩散,使病毒尽快感染更多的细胞。
该研究结果提示,尽早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采取降体温的方法有助于病毒感染,可能加重病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早期短暂高热可能有助于治疗和降低死亡率。 (科技日报记者支付莉莉)
标题:快讯:感染初期体温升高或有助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xwzx/1589.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