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愚公志向,发誓实现小康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把消除贫困的攻防战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 由于云南特殊的省情,习大大总书记特别关心,特别关心,特别关心。 年1月,习主席视察云南,赴扶贫攻坚任务最重的昭通市领导,接见脱贫难度最大的独龙族群众。 年1月,习大大总书记时隔5年来到云南视察,带来了对云南各族人民无限的关心和对边疆人民的深情厚爱。
以习大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习大总书记的关心下,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如期完成新时期脱贫致富的目标任务,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处理,“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成为云南美丽的新
众志成城战贫困云岭到处绽放新面孔
作为我国贫困县数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的脱贫之路还很远。
在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省委、省政府一直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局,全体职工服从和服务于脱贫攻坚,多次五级书记抓好扶贫、党政同责,促进省、市、县、乡贫困 通过制定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相继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 省级领导指挥出征,带头吊县包村帮办。 293个省级和驻滇单位,1.5万个州市县单位包括贫困县、贫困村,75万干部与贫困家庭“贫困父母”相连。 各方面、多层次、无死角的组织覆盖了全省的社会扶贫网,在云岭大地上聚集了脱贫之势。
全面针对表中央政策,云南发布了349份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扶贫攻坚政策措施,在事前、事件中、事后全过程中构成了规范的政策体系。 全力保障扶贫资金需求,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累计达到259.76亿元。 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省级源整合机制,省级以上整合资金累计达到1841.22亿元。 加强攻防力量,全面落实“锐战”要求,全省累计选举4.85万第一书记、21.61万驻村职工。
消灭贫困的要义是精确的。 从精准扶贫到精准扶贫,再到精准脱贫,我省将精准勾结放在扶贫攻坚的全过程中。 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精准,措施到家精准,村派人精准,脱贫效果精准,“六个精准”,将精准体现在扶贫攻坚的各个方面。
聚焦“二不愁三保障”,细致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次”的措施,全省各级各部门“小”字看作风,“细”字看韧性,“实”字看真正的工作,真正的扶贫、真正的贫困
目前全省扶贫产业覆盖建设卡贫困户达168.53万户,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168.03万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 88个贫困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迅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部达标,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动态清零。 88个贫困县乡村医疗机构全部达标,实现建设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86.6万户建段立卡贫户危房改造,实现“危房非居民、住户无危房”。 贫困人口水量、水质、取水便利性、供水保障率全部达标的农村低保标准每年提高到4500元,挂牌低保对象达到150.8万人,实现了应保保险。
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云南,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是贫困山区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
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装地点
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省反贫困的“五个一次”和“第一个工程”,多次实施“反贫困与反贫困、安居乐业、搬迁与反贫困并举”,云南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百万人口大搬迁。
昭通市深居云贵川3省交汇处乌蒙山区腹地,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和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 昭通的实际情况是:“大山大水大峡谷,寒冷无籽,人多矛盾少。”
年1月19日,习主席在视察昭通时强调:“以更确定的目标、更有力的措施、更有效的行动,牢牢抓住脱贫的难关,在点上、根上加以支撑,使贫困群众真正获得经济利益。”
昭通市将扶贫搬迁视为啃灭贫困最硬骨头的铁牙铜牙,准确识别8.26万户35.47万搬迁对象,本着“不能运山就送人”的精神,可以搬迁就搬家,搬家全村,不到4年就搬迁8.26万户37万户。
现在,从雄伟的乌蒙山区,到碧水红花的怒江两岸,拔地而起的新房子看到了新的开始,每一片新区的热土都激发了新的希望。 餐厅、超市、学校、医院一应俱全,“楼上住户、楼下民工”将移民群众从农民变成了市民,走向了幸福的新生活。
巩固成果,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道路
摆脱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消灭贫困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巩固消灭贫困攻关的成果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中共十一届全会确定要求,将脱贫攻关成果放在压倒性位置,迅速开展加强脱贫攻关成果的“四个专项行动”,建立了“一个平台三机制”。 通过建立救助平台,建立产业合作机制,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机制和合作机制。 统一农业、工业、旅游业、电商、产业合作社等,覆盖所有贫困户、边缘户,不落一户,力争用三年时间为我省村级集体经济开创新阶段。
巩固扶贫成果,必须建立扶贫的相关机制,同时监测特殊困难群体的特殊对象,以快速发展的方式加强扶贫。
融入长江经济带,融入成渝经济圈最高区域的特点,昭通市在处理脱贫后,立足产业基础,做人文案,激发人的内生动力,曾经的人口“负担”成为昭通的特点和红利。 作为全国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怒江州必须深入探索,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吸引大量人才到农村,吸引各方面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将扶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农村振兴比较有效地结合起来……
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扶贫厂
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推进脱贫地区农村振兴。 将在扶贫攻坚中形成的一点经验,继续在乡村振兴战术的实施中进一步宣传,成为各地探索的目标和重点。
快速发展产业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策。 脱贫攻坚战开始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全面加强产业扶贫组织的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快速发展保障,继续在全省上下掀起抓好产业、抓好产业的浓厚氛围。 目前,我省贫困地区“县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家家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结构基本形成,为持续推进农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草果产业已成为贡山县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云南日报资料图
作为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县,昌宁县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落实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内注重提高贫困者收入,实现同步小康,长期规划实施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全省一流“绿色餐饮企业品牌”第一生产地 立足千年梯田,元阳县创造了农耕文明保护和历来流传的产业提质副本,大力宣传“稻鱼鸭”综合栽培模式,梯田亩平均产值从单一栽培红米的2000元提高到8000元……
。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快速发展理念,我省立足绿色发布,做强绿色文章,将绿色快速发展理念与产业扶贫全过程相结合,以“绿色”为乡村振兴的“本色”,打造优美的生态、绿色
“老姆登”是怒族语音翻译,意思是“憧憬的地方”。 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福贡县老姆登村,如今常年游客络绎不绝,站在老姆登村的网红打卡地——150客厅观景台上远眺,巍峨高黎贡山,群峰交错,汹涌的怒江卷起千层浪。 现在,散落在山上的竹片房间和杓子房间被结实美丽的农村新居代替了。 当地村民们守护着绿水青山,开着客厅,农家乐,种着高山茶,抬着锄头“看天吃饭”,然后摇身一变举起了旅游业“金饭碗”。 良好的生态环境给这个“向往的地方”带来了最普遍的民生福利。
产业扶贫
从消灭贫困的攻防到巩固消灭贫困的效果,变成了目标阶段和任务的要点,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 回头看,不忘初心。 向着未来,锻炼前进。 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将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锐气,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善战的潜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善群众生活,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云南日报记者胡晓蓉)
标题:快讯:云南书写逐梦小康新传奇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xwzx/276.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