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空信息特别多,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返回,带回了1731克的月球土壤。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轨道上飞行163天,预计一个月后降落火星。

人类对宇宙的憧憬和好奇心由来已久。 在喧闹的北京东二环路的尽头,与建国门地铁站相邻,有着古朴的高台建筑,高台旁,有树木隐没的古朴典雅的四合院。 这就是北京古观象台明清两朝赫赫有名的皇家天文台。 台上的八个神秘物体是国家一级文物——清代大型青铜天文仪器,中西合璧的属性使它们闻名于世。

“灵台”为什么建成

古代天文观测所被称为看台、司天台、云台,在古老的传说和典籍中也被称为清台、神台、灵台等。

《诗经·大雅灵台》的开头有“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是500年前的周代,周文王组织民众建设灵台的事件,同时修缮后,被称为“民始附也”。 因为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地位远远高于现代是与天有关的,在古代政治中是与统治者权力有关的头等大事,基本上国家的大事与天象、历法有关。 因此,天文仪器不仅是观天的科学仪器,更是礼器,是象征王权统治的国家瑰宝。 新朝鼎立,建设观天、祭天的地方和观象授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北京古展望台正式建成于明正统七年( 1442年),当时坐落在原大都会城墙附近的东南角楼。 其实建国门附近的天文观测机构,可以追溯到元朝。 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和王碓现在在建国门西北侧(大致位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位置,与古观象台隔着长安街)建设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机构太史院和司天台,同时装置了许多天文仪器。 即使在这个时期,从中国传来的天文学的迅速发展也达到了高峰。 明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原大部分天文学家、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陆续纳入南京鸡鸣山的看台。

由于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将原来的太史院改为贡院,有一段时间天文学家没有仪器,没有专业的观测场所,只能在城墙上用肉眼观测。 直到正统年,钦天监才仿制了南京的天文仪器。 为了安放这些机器,在原太史院附近建造了看台,在台下相继修缮了紫微殿和钟表景堂等房屋。 至此,北京的古观象台具备了今天可以看到的规模和结构。 看台建成后,浑仪、简仪、浑像等器械放在上面,开始了自己的观测使命。

明清易代以后,清朝接管了元明朝的钦天监,观星台改名为观象台,继续担任皇家天文台的角色。

中西天文学在这里交战融合

明代末期耶稣会士渡过重洋来华,拉开了西方科学技术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序幕,中华古老而以前传入的科学技术开始与世界接轨。 天文学作为从中国传来的科学中最成熟的学科之一最先开始与西方知识的碰撞与交流,多场交锋与融合发生在古观景台的院墙中,古观景台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许多重要事情的见证者。

另一方面,明代一直使用的“大统历”由于误差累积越来越大,历法的推算变得不准确。 另一方面,远道而来的耶稣会士们为了进一步进入中国,希望以自己掌握的天文学知识参加日历改革。 终于,1629年,《大统历》再次推断日食错误,崇祯皇帝任命徐光启改历。 徐光启有“融合他方材质,纳入大统之模”的改历宗旨,他希望通过人力系统地翻译西方天文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做法,将这些新知识整合到以前流传下来的历法范畴。 但是,由于东西天文学在历史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反复传诵历法的学者和《西法》的支持者,必然爆发了对抗。

据《明史天文志》记载,当时“所有人都很特别,似乎都在打官司”,对改历的各个方面见解不同,吵架的情况似乎在公会堂上大肆诉讼。 最终各方比较认可的处理方法是古台考历。 以月蚀推算为例,各方提前推算月蚀首亏回升的所有时间,然后在月蚀实际发生时前往观测台,皇帝也派出自己的代表,共同观测,验证推算的正确性。 这样的检查在崇祯改历期间经常发生。

进入清朝后,长期以来,钦天监里掌管历法推算的官员由耶稣会士担任。 康熙八年( 1669年)至康熙十二年( 1673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经康熙皇帝批准,制造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六架大型青铜天文仪器。 这些仪器在结构上参照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其中最重要的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夫采用的天文仪器。 整体造型和装饰使用了典型的中国以前就流传下来的风格。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传教士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 干隆9年( 1744年),干隆帝又下令按照中国以前流传下来的浑仪形式重建新器械,他给新器械取名“獒衡抚辰仪”。 至此,古观象台的顶部只放置了这8台器械,明制的浑仪和简仪被移到台下。

快讯:北京古观象台:追日问天五百年

国家动荡不安,古台落满灰尘

清朝末年,国家减弱,了望台也失去了曾经的荣耀。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德法两国分得10架中国古仪,包括台中的明制浑仪、简仪。 德国夺取了明制浑仪、康熙天体仪、獒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纪限仪,法国夺取了明制简仪、赤道经纬度仪、黄道经纬度仪、地平经纬度仪和象限仪。 《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说:“从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开始,盟军入都后,破坏和展望台机关、器械全部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一面回风旗。” 古代展望台的8架天文仪器上,还有当时盟军入城时射击留下的弹痕。

第二年,法军迫于压力将5架器械归还清政府,但德国抢夺的5架古仪于1901年装船运到德国。 奉德皇威廉二世之意,5架被抢劫的中国古仪被放置在波茨坦宫殿花园前的草坪上观赏。 这些都是中国象征皇权的国家重器,从此在异国土地上度过了20个风雨春秋。

所有仪器被掠夺后,为了维持最低的日常观测工作,钦天监官又急忙制造了两架小天文仪器——折半天体仪和小地平经纬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提出归还德国掠夺的古天文仪器。 最终凡尔赛条约第131条规定:“1900年和1901年德军从中国掠夺的天文仪器将在本合同实施后12个月内归还中国。 实施全部归还行为,所需费用包括拆信、建设北京的费用。 德国也负责付款。 ”。

1921年4月,这5架古仪运到北京,按原布局安装在台上。 同年7月,当时的《晨报》以“德国归还我的天文仪器的经过”为题进行了报道,评价为“以前九鼎入秦,现在合璧归赵,这也是参战的报酬,但不及山东青岛”。 至此,10架明清古仪建成,成为古展望台。

短短十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为了防止这些国家的珍宝再次被掠夺,天文运营商将明制浑仪、简仪和漏壶、圭表、小地平经纬仪和折半天体仪等天文仪器搬到南京,台上八架清制古仪因装卸困难无法同行,古观 至今,明制的浑仪、简仪、圭表仍摆放在南京的紫金山。

变身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博物馆

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将观测台改名为中央观测台,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天文气象观测活动。 1922年,中国天文学会在这里宣布成立,标志着中国天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佘山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现代天文台的建设,中央展望台于1929年完成了近500年的持续观测使命。

在天文观测史上成功退役后,古展望台开始在新的行业绽放光芒。 1929年更名为国立天文陈列馆,成为中国第一座天文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古观象台被列为全国要点文物保护机构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

现在,古观象台的底座上,8架天文仪器沿着清朝时代的构造配置,台下院内的主殿紫微殿和东西胁房都作为展示区域,向观众展示着中国古代绚烂的天文成果。

500多年的风雨冲刷,北京古观象台享受着中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天文学最后的荣耀,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战冲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战火洗礼,如今带着历史的余韵隐藏在繁华街道。 古代观景台建筑群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天文遗产,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通过它,我能深刻感受到我们民族所经历的历史苦难。 提醒我自己的文化以前传过来,要重视增强文化自信。

标题:快讯:北京古观象台:追日问天五百年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jy/945.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