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0字,读完约4分钟

国家统计局5月18日公布了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的波动情况。 数据显示,4月,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减缓,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扩大。

二线城市的地价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介绍,4月房价总体持续上涨,上升城市个数持续增加,但城市间上升率出现新变化,一线城市上升率较上月略有放缓,二三线城市上升率开始扩大。 初步测算,4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综合涨幅一线城市比上个月狭窄0.7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比上个月分别扩大0.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不仅房价上涨,二线城市地价上涨势头明显。 5月13日,南京市建邺区位于河南以西的土地以32.8亿元完成出让,据测算,楼面价达到45213元/平方米,周边出售楼盘的均价在每平方米35000元至45000元左右,“面粉爸爸

比较火爆的是苏州的土地市场。 今年4月上旬,苏州共出让20余宗地块,楼价暴涨,几天内出让土地价款达到350亿元。 据市场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地价昂贵,土地周边的不动产销售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涨价。

受一线城市房价高、限购等原因的影响,不少客户将眼球延伸到一线城市周边。 例如,离北京很近的河北廊坊、保定等地区的房价上涨也很明显。

二线城市爆炸的理由是

由于本轮房价上涨,二线城市的计量价格一齐上涨。 中原地产首席分解师张大伟分解分析认为,这是一线城市高房价、高地价的外溢效应。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秘书长柴强认为,根据过去的经验,房价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是从一线城市开始,进而传导到其他城市。 这次也不例外。

合肥市近两三个月房价涨幅非常突出。 合肥集团研究中心社长骆芳芳表示,这方面是因为宏观政策、信用环境宽松。 另一方面,由于地价高涨和低库存化等,房价正在上升。 因为市场上库存的可消化时间暂时缩短了,所以等待进入市场,或者顾客对市场的恐慌开始了。

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一二线热点城市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回升,房价、地价高企与今年一季度信贷宽松关系较为密切。 受整体信用环境宽松的影响,无论是开发者还是有意购买的顾客,购买地、运营商的资金都比较充裕,诉求会集中释放。

目前,二线城市的房价、地价上涨趋势已超过一线城市。 另一个原因是一线城市的限购没有开放。 年初的金融政策实际上只是比较限购城市北上广深、非限购城市。 例如,今年2月2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通知,在未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为20%,两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为30%以上。 面对楼市“高烧不退”,上海和深圳分别于3月25日发布楼市调控措施,一线城市楼市整体降温一点。

连锁房地产上海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认为,经过年初楼市快速上涨,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进入调整期,一线城市土地量减少,这也导致房企在一线城市选址风险上升,眼球瞄准开发商看来有上升空间的“强二线”城市。

警惕价格过高的风险

张大伟表示,一季度标杆房企持有地集中在二线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前20位的大型房企,整体持有地金额的60%以上为二线城市。 总体而言,预计二、三季度房地产市场无论是成交还是价格热点都应该是二线城市。

对于二线城市房价高地价的企业,一些市场人士也开始关注和提示风险。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因南京、苏州土地市场过热,已经出现较大风险。 张大伟也认为,个别城市地价过高,风险增加。

面对“发高烧”的地市楼市,所在城市的相关部门也备受瞩目。 例如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年供应地规划:公开经营性用地700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用地500公顷,年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 3月28日,央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等联合发行文件对“首付贷款”进行了比较,加强了对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资金来源的审查。 另外,我们还关注着南京、苏州等一些城市因房价快速上涨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5月17日,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宣布,为优化规划,拟转让的5个地块暂缓转让。 (记者很舒服)

标题:快讯:四月70大中城市房价普涨 二线楼市火爆须警惕风险

地址:http://www.kwan-yin.com.cn/kmfc/6946.html